過去的事情就不多說了。
今天的主角是手槍管。筆者今年從三個不同網路店家分別買了 6.05、6.01、與 6.03 的 97mm 管,詳見下圖。
6.05 是第一個入手的。首先他的尺寸不太準,我使用專用量具測量,窗口端 6.035mm 出口端 6.045mm,與宣稱不符。
筆者裝在 TM Glock17 gen4 測試,發現室內九公尺彈道不太穩定,彈道容易呈現上下方向兩組,偶爾 Hop 會轉歪,產生左偏或右偏彈道。 為了尋找原因,筆者使用數位推力計測量 BB 通過壓點下方的壓力,發現 Variation 非常大,範圍可達到 +-3g 甚至 +-4g。
為了嘗試改善問題,筆者進行了三次的手工拋光,將內壁拋掉一條,視覺上稍微善了兩點接觸問題。裝回 G17 射擊,獲得還不錯的結果。但射擊了一千發後,問題又回來了,彈道開始不穩定,雙點接觸問題依然頻繁發生。
筆者不信邪,覺得這只是個案,於是從另一個商家購買了 6.01 來比較。這隻管窗口端 6.01mm 出口端 6.02mm,雙點問題依舊,打起來精度也不好.....T_T
6.01 的 BB 定位圖:
經過很多次的光線實驗檢查,發現兩隻管基本上都是 Hop 作用的這一小段,內壁下方區域呈現微小下凹形狀,或者是下方圓弧 r 角偏小的情況,疑似與外壁下方溝槽加工時產生、以及加工後是否有重新研磨有關。
由於下凹的弧型半徑小於 BB 彈半徑,於是產生的雙點接觸的現象。
那為何 BB 通過壓點的壓力會不穩? 原因在於 BB 表面其實有輕微凹凸,通過壓點時,下方不只會產生雙點接觸,也會偶爾產生單點或一整面的接觸。
這個問題很嚴重,甚至比內徑尺寸一致性影響還大,因為它直接打擊了 Hop 作用的穩定性。 筆者於是想把這件事情公開,但在那之前,還是嚴謹一點地從第三個網路商家買了 6.03 來測試。 6.03 採用更省成本的雷射刻印。這支管窗口尺寸 6.02mm,出口尺寸 6.03mm。然後,依然有雙點接觸的問題。 準度用不著測了,一定不佳。這次連拋光拯救都懶了,直接收到櫃子裡。
經由上述經驗,推測 PDI 手槍管製作品質已有問題。
1. 窗口端與出口端的尺寸不一樣,差一條
2. 窗口下方不是完美的圓弧面,會使得 BB 定位點產生兩點接觸或面接觸
3. 內壁研磨痕跡粗糙,這跟多年前的 PDI 01 管比較很明顯
4. 三個尺寸的 Crown、側邊文字刻印方式不一致
5. 日本官網已經沒在寫鍛造加工了,搞不好已經改成抽的,壓低成本(?)
總結: 筆者僅是從市面上抽樣了三隻管,得到品質下滑的結論,但不代表市面上 PDI 管都有這樣的問題。(但筆者絕對不敢在買目前市面上這批的 PDI 管了)
如果有玩家買了,可以檢查有沒有這個問題。如果有,不見得實際射擊時精度會下滑,因為準度跟使用的槍種、動力源、Hop 皮、下壓深度、動能等都有關係。
如果有玩家買了,可以檢查有沒有這個問題。如果有,不見得實際射擊時精度會下滑,因為準度跟使用的槍種、動力源、Hop 皮、下壓深度、動能等都有關係。
可以發現,正常情況下,定位點只會有一個,很清楚明確,而且左右方也不會有髒髒的顆粒。BB 通過 Hop 的壓力變化僅有 +-1g,非常穩定。
--
測試使用的 BB 彈為 Unicorn 0.28g 與 TBRM 0.28g (礦)。
筆者三年前曾買過一隻 PDI 6.01,沒有上述的問題,品質很好。
0 意見:
張貼留言